

○新蚌埠路精品工程示意图
合肥晚报讯作为东北部出城大动脉,新蚌埠路如今正在迎来新一轮重磅改造,要打造成新站第一形象展示大道。记者从新站重点局获悉,新蚌埠路精品改造工程正式启动,分成三个不同的主题标段,分别展现“现代生活”“高新产业”“自然生态”的区域特色。而且,全线的道路出行体系将发生巨大变化。
北向大通道一直不够“光鲜靓丽”
十年前,新蚌埠路曾迎来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升级,道路自北二环延伸至长丰交界处,主干道由改造前的双向4车道拓宽为双向8车道,改建成了城市快速路,定位为主城区连接北部组团的主干道。建成后,不但能快速疏散主城区北向车流量,也成为合肥连接合徐高速的北向主要出入口干道。
不过,尽管新蚌埠路变得宽敞了,这条北向出城主通道一直不够“光鲜靓丽”,因为新蚌埠路沿线以工业用地为主,加上老旧民居混杂,城市形象欠佳。此外,沿途出行的配套环境不够完善,不符合区域发展定位。
专家指出,作为合肥东北部出城大动脉,靠近北二环的新蚌埠路两侧从区域发展看近年来有明显进步,但是依然落后于其他的同位置区域,尽管有较大的潜力,目前仍亟须对市政道路和交通设施进行完善升级,这样才能让北城主通道的新风貌彻底展现出来。
全线将增设路侧式公交专用道
如今,新蚌埠路将再度重磅改造,要打造成新站高新区第一形象展示大道。本次精品道路设计从北二环路-北外环高速,全长13.7公里。在保证新蚌埠路城市交通功能的基础上,本次设计以现代风格为主,分成三个不同的主题标段,分别展现新站高新区“现代生活”“高新产业”“自然生态”的区域特色。全线增设路侧式公交专用道,站点设置15个,平均间距740米;全线完善智能化公交站亭30套。近期,将优先实施临泉路-北二环和天水路-梅冲湖路。
两侧绿道结合轨道交通站点、重要节点,按2-3公里间距设置功能集约的绿道驿站11处,公厕结合驿站设置,并于主要交口、重要节点布置清晰、明确的绿道导示牌;于重要的景观节点设置公共自行车停靠点。同时,新蚌埠路绿线内绿化带预留空间,远期根据需求建设树阵式停车位,还将取消龙子湖路-东方大道段辅道内非机动车道施划的停车泊位。
泗水路至东方大道添多座天桥
据了解,新蚌埠路的改造建设受到轨道三号线影响,将分段进行。目前,新蚌埠路精品道路示范段已率先启动,该工程南起泗水路,向北依次途经桐柏路、淮海大道、龙子湖路、珠城路,北与东方大道顺接,总长约2.8公里。
其中,泗水路-淮海大道段两侧新建辅道、人行道,增设新店花园过街天桥,解决泗水路、桐柏路2条路的过街问题;淮海大道-东方大道段,取消玉皇山路、珠城路2个路段过街,设置2座天桥。与珠城路交叉口改造人行信号灯为触摸式信号灯。取消路内30个临时停车位,疏导至龙子湖路和大禹路临时停放。
此次示范段还将融入海绵城市理念。除了使用透水性铺装,将在绿化带内侧沿线设置线性雨水花园,在沿人行道一侧绿化带设计下凹式绿地,全线还将设置10座雨水滞蓄回用池。
该段工程计划工期180天,本周正在进行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施工,等结束后会采取主干道半封闭施工,对中央绿化带和道路重铺沥青,尽量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。
取消:龙子湖路-东方大道辅道停车位
在路面方面,淮海大道以南增设辅道,进行人非不共板改造,病害严重的路面铣刨加铺。淮海大道以北尽量利用现状道路,增设2米中央分隔带,路面铣刨加铺,重新施划标线。全线人行道抬高20厘米,无行道树段增加花箱,有效解决违章停车。此次新蚌埠路绿线内绿化带预留空间,远期根据需求建设树阵式停车位。此次改造将取消龙子湖路-东方大道段辅道内非机动车道施划的停车泊位。
建筑整治
本次建筑整治以现代建筑风貌为主题,根据各路段功能特征,分别展现“现代大气、新兴工业、自然生态”的城市风貌特色。
重点整治区域:北二环-天水路
其中铁静苑小区沿街建筑,区位明显,是本次重点整治内容,其余路段两侧存在大量城中村建筑,部分城中村建筑正在拆除,还有部分区域已有审批过的项目用地计划,建筑已列入拆除计划中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新蚌埠路与北二环路交口东北角地块城中村建筑已拆除,存留2处围墙,将对围墙进行临时改造,对其外立面进行涂鸦装饰。
一般整治区域:天水路-北外环高速
现状路侧建筑以工业厂房为主,部分离道路较近的厂房建筑效果不佳,列为一般整治,其余退让道路距离较大的厂房建筑采用绿化带分隔;部分路段有新建住宅小区,不做改造。
最新进展
示范段(泗水路-东方大道)已开工计划半年完成
新站高新区重点局工作人员介绍,目前,新蚌埠路精品道路示范段已率先启动,计划工期180天。该工程南起泗水路,向北依次途经桐柏路、淮海大道、龙子湖路、珠城路,北与东方大道顺接,总长约2.8公里。改造时,于辅道设置港湾式公交站台,增补9个公交站亭,主线路面加铺沥青。
其中,泗水路-淮海大道段两侧新建辅道、人行道,增设新店花园过街天桥,解决泗水路、桐柏路2条路的过街问题;淮海大道-东方大道段,取消玉皇山路、珠城路2个路段过街,设置2座天桥(暂不实施)。与珠城路交叉口改造人行信号灯为触摸式信号灯。取消路内30个临时停车位,疏导至龙子湖路和大禹路临时停放。
此次示范段还将融入海绵城市理念。除了使用透水性铺装,将在绿化带内侧沿线设置线性雨水花园,在沿人行道一侧绿化带设计下凹式绿地,全线还将设置10座雨水滞蓄回用池。